開投資訊
開投、信用公司防控疫情系列報道(五十)一名普通黨員的不平凡戰役——開投信用公司防疫突擊隊第四組組長林浪講述組員胡曉東的故事
胡曉東,一名從軍十余年的退伍老兵,來到開投系統(現在新能置業公司工作)已有十個年頭的老員工,是我在突擊隊中的一名普通隊友,就是放到人群中很不顯眼的普通人。
2月9日,胡曉東加入金控集團千人突擊隊,成為開投信用第五組(現改編為第四組)突擊隊員,與第五組全體隊友一同來到駐守的唐蔡社區。根據社區網格化管理要求,我和胡曉東、張勇一同到香江花園二期值守。社區工作人員將我們三人領到小區,和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交接完后,我們就進入了戰“疫”狀態,領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對小區的道路、樓棟進行消殺。消殺工具是舊時農村打藥水用的噴霧器,裝滿水大概三四十斤重。我們背著噴霧器,一手執噴槍,一手上下搖動搖桿作業,就這樣開始沿著馬路消殺。由于噴霧器很重,我們三人就輪流上,累了就換人,逐樓逐棟,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消殺。其間,大家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各自的生活、工作和家庭。
在此過程中,我了解到,胡曉東的家鄉孝感疫情很嚴重,而他還有個老母親在孝感農村。本來他在1月23日武漢封城前回到了老家,但聽說封城后就回不了武漢了,想到他在一線作戰的妻子——協和醫院腫瘤科的醫護工作者被抽調到發熱門診,負責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剛回到老家的他與老母親匆匆吃了個飯,便趕在封城之前回了武漢,說起來他還覺得很幸運。
我們一起值守了兩天,一同消殺小區,一同在小區入口站崗,慢慢熟絡起來,閑暇間聊得也多了些。說到老母親,胡曉東有些擔心,老家已經村村封路,人員和物資都進出不了,母親患有糖尿病,家里備的藥都快吃完了。
2月13日,輪到第五組換防值守了。早上大家準時到唐蔡社區報到,重新分配了值守點,我和胡曉東還有信用公司的許雷一起值守的家具廠小區和城開小區都屬于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我們開始對小區內部進行消毒作業。我問胡曉東,母親的藥送去了沒。他說口服藥已經吃完了,胰島素還有幾只可以撐幾天。當時,我注意到他開始有些咳嗽,就跟他說,你們住的小區疫情那么嚴重,你別中了??!他笑說不會的,還說兒子前幾天也咳嗽發燒,帶去醫院檢查了,是普通咳嗽,老婆在家給小孩打的針,孩子已經全好了。說起他妻子,一直在一線抗擊疫情,在醫院一待就是二十多天,后來因為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到了,才替換下來,在家休整隔離觀察了一周??山裉焖稚习嗳チ?,不知這次去多久。非常時期,作為一線醫護人員,壓力確實非常大,伴隨的風險更是可想而知。作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庭與家人,他們付出的代價與承受的壓力自然更大。我問曉東,兒子誰在照顧。他說“扔”在鄰居家了,他們住處相鄰的左右兩邊的單元樓都有確診患者,孩子由鄰居照顧其實很不安全。但他說沒辦法,只能這樣,他們家就三個人。老婆這一去,小孩沒人帶,就只能讓鄰居幫忙了。胡曉東語氣很普通,就像在聊隔壁家的小孩一般。大疫當前,每個家庭都是在狂風暴雨的汪洋中漂浮的一葉小舟,小家的命運只有隨波沉浮。值守到下午時,我發現曉東咳嗽加重了。我說,你得趕緊去醫院看看,拖久了怕更嚴重。他聽了我的建議,回去了。
晚上,我發消息問曉東去醫院看了沒有。他說去了,經過檢查,只是普通感冒咳嗽,已經在吃藥了。我跟他說,建議置業公司換個人替他參加明天的社區值守。他說,公司已經沒人可以上了,能上的都上了。
2月14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突擊隊員們準時到達社區報道,曉東還是來了。他說吃了藥已經好多了,今天沒事了,可以上。我問他:“兒子呢?”同樣的答案:“扔鄰居家了”。
2月15日,大風,大雨,大雪,我們這組本應該休息,由換防的突擊隊接替,但是武漢進入戰疫攻堅階段,我們組全員上陣,打散到其他突擊隊增援他們的布防社區。雖然曉東咳嗽確實差不多好了,但考慮到他家里的情況,我還是把他分派到和我同一個駐點值守,以便有突發情況我可以頂替他。中午,狂風大作,大雪在風中打著旋地飛。我們值守的老舊社區沒有門房和棚子可以遮避,氣溫直降,大家手腳都凍僵了。我說這天氣不好,你咳嗽還沒好,還是早點回去照顧兒子吧。攻堅階段,他來回踱著步,搓著手……中午午飯時間,我們領完盒飯各自坐車里吃去了??煲稽c鐘了,我見他還沒有到值守位置,打電話給他,他說中午休息時間到附近超市買點東西,馬上回來。沒一會,他兩手空空的回來了。我問他,買的東西呢?他說,今天答應兒子給他帶一個樂高玩具回去的,但超市都沒得賣,沒買到。我說你沒買點別的東西,他笑笑。我心里感到一陣陣難過。下午,氣溫更低了,風更大了,我們站的小陽臺下已經擋不住撲面而來的風雪,我們轉到墻的背面,他靠著墻,沒有動,我打趣說,你可別睡著了。他笑說,這天氣怎么可能睡著,凍得人直蹦噠。就這樣,我們一直堅守到下班。
在大疫來臨之時,很多普通家庭,普通人,挺身而出,義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大疫之下,有很多讓我們感動的瞬間,有很多讓我們感動的普通家庭,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在普普通通的日子里,作為蕓蕓眾生中的一員,下班后可能在家帶著孩子,吃著飯,陪著妻子嘮著閑話家常,這就是戰疫沖在前線的英雄們,他們不是鋼鐵之軀,刀槍不入,他們更多的是在地鐵上,在市場中與你擦肩而過的普通人。
若有戰,召必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便是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在大疫之下的壯舉,雖平凡,但不平庸,他可以被遺忘在人潮中,但是我希望這個時代會記住曾經有這么一名普通共產黨員參加過這場不平凡的戰疫。